4696

打造食用菌村级联盟
“盟”动乡村振兴新活力

东至县官港镇地处皖南山区,境内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达89%,具备良好的种植黑木耳先天条件。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官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汪继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二为五做到”要求,整合现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村级联盟、抱团发展”的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拓展和延长食用菌产业链,带领党员群众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整合资金,精准投放食用菌产业。汪继红同志紧盯食用菌产业,依托东至县重点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多次与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沟通协调,争取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30万元,同时,还整合了镇级乡村产业项目资金60万元。重点打造官港镇食用菌自动化菌棒厂,引进自动化食用菌菌包生产线,运用最新科技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棒,制棒厂年可产菌棒200万棒,降低了制棒成本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强度,提高了菌棒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打造联盟,推进村级抱团式发展。汪继红同志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联、人文相近、链条牵引、辐射带动、集群发展”的思路,提出了“资源整合、要素补充、联营合作”的全域村级联盟模式。在他的努力下,将全镇16个村和食用菌企业联合起来,实行联农带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打造集“研、产、销”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联盟。同时,成立官港镇食用菌村级联盟协会,制定《官港镇食用菌村级联盟管理机制》。通过“协会+支部”的方式,把分散的产业组织起来,全面推动了村与村的融合发展,变“单兵作战”为“握拳出击”。联盟成立后,202216个村加入联营,村村增收,所有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5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100余人,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约4000元。

创新模式,飞地种植激发发展动能。汪继红同志针对根据地理环境、种植经验和交通区位三个条件,选取全镇6个村作为食用菌种植基地。针对有的村缺乏种植经验,创新“飞地+托管”方式,由镇食用菌种植基地进行种植。“飞地种植村”将菌棒全程托管给种植村进行管护销售,年终按照收益比例进行分红,做到资源不浪费、村村有参与。一个项目富两地,种植村通过统一种植,可以节约成本,提升销量,食用菌收获后,预计每亩可为种植村增长6000元左右的收入,可解决2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飞地种植村”在只提供菌棒的基础上,可以做到食用菌项目收益的全流程分红,实现村集体经济飞地造血,预计每亩为“飞地种植村”增长2000元左右的收入。

培育人才,建强行业专业化队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村级联盟成立后,产业有了发展方向,汪继红同志又把眼光放到培育新型农民人才上,确保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有足够的人才支撑。在全县率先举办“头雁论坛”,让懂发展、会发展的“头雁”领教、帮带、答疑;先后举办“食用菌乡学堂”4期,培训210人,邀请安徽农业大学专家学者和科技特派员开展技能培训,努力使全镇食用菌生产者获得食用菌菌棒生产、消毒接种、喷淋养菌、菌菇采收等最新相关知识,推广食用菌栽培全过程现代工艺流程,以生产工艺的现代化、智能化、标准化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打造食用菌村级联盟,“盟”动乡村振兴新活力。汪继红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一改二为五做到”要求,坚持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村级联盟、抱团发展”的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既避免了资源浪费,也有助于形成规模,产生示范效益。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