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7

优化服务模式
提升群众劳动能力鉴定满意度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加之劳动能力鉴定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今年以来,滁州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一改两为”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聚焦民生服务,优化鉴定流程,创新鉴定模式,全面落实各项便民利民举措,努力提高服务满意度。

优化鉴定流程,提升服务效率。针对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人员特殊情况,中心党支部认真梳理精简鉴定申请材料,优化鉴定申请流程,缩短鉴定时限,变过去的“定期申请、审核”为“随到随申请、随到随审核”,努力提高鉴定工作效率。并认真落实一次告知制,制作了申请材料填写模板和便民服务卡等。截至8月份,已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2284人次,发放鉴定结论书2145人次,同比增长近40%。

创新鉴定模式,实现服务零距离。针对部分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人员行动不便以及受疫情影响等多种原因,中心党支部积极探索创新,开展了上门鉴定、视频鉴定、委托鉴定三种服务模式。上门鉴定,即针对行动不便的人员,组织医疗鉴定专家采取一对一上门鉴定;视频鉴定,即针对因疫情等原因无法到滁进行现场鉴定人员,在认真分析其伤情、治疗方式和过程以及现在恢复状况等基础上,组织开展视频鉴定;委托鉴定,即针对一些常年居住在外地以及行动不便的人员,委托其居住地的权威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努力打通鉴定工作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让困难职工鉴定“一次都不用跑”。今年以来,先后深入来安等县为6名特困特病职工开展上门鉴定,为在陕西西安市等地居住的3名工伤职工、因病鉴定人员开展了跨省委托鉴定。

统一鉴定标准,提高群众满意度。由于在实际鉴定过程中存在鉴定标准滞后、与工伤鉴定标准相互矛盾等现象,为降低再次鉴定率和级别变动率,定期组织鉴定专家围绕典型案例进行交流讨论,统一把握鉴定标准和尺度。认真落实专家鉴定意见复核制度,对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的评审质疑和意见,重新安排其他专家予以鉴定,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在鉴定结果正式作出前,及时告知鉴定人员鉴定结论并再次听取其意见。同时,为避免行动不便、路途较远的鉴定人员来回奔波,开展了鉴定结论免费邮寄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邮寄鉴定结果400余份。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不仅政策性、专业性强,而且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本人的切实利益,牵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滁州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服务对象特殊性,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创新推出多元化服务模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广大职工急难愁盼的现实性问题,让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严格、标准、公正鉴定程序下的人社服务温度,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850